无量寿经原文网
标题

佛教的养生之道

来源:无量寿经原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2 10:01:16
一、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健康、长寿,始终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为此,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出了许多的养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不过,在谈论佛教的养生思想之前,应略为介绍一下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宫,其父王为他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他却不感兴趣,一味要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相传他先后于都城四门见到

一、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长寿,始终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为此,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出了许多的养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不过,在谈论佛教的养生思想之前,应略为介绍一下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宫,其父王为他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他却不感兴趣,一味要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相传他先后于都城四门见到人间生老病死的四种情形,还于田间看见人驱牛、鸟啄虫、鹰抓鸟这种种弱肉强食的景观,深感众生生命的脆弱、痛苦、无常与虚幻,于是毅然放弃王位继承,出家学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坐禅,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后他游行于五印度传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团,佛教由此创立。

在佛教教团中,佛教徒依性别和受戒的不同,分为出家的僧、尼二众和居家的男女二众,其中,僧、尼二众一般以寺院为单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师们制定的清规组成规模不等的修行群体。早期的印度僧人居无定所,或住于林间树下,或住于崖洞、坟边;乞食为生,每日早、午两次,甚至仅于午间吃一顿;穿着更是简单,总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禅为主,辅之以诵经;每半月集体诵戒一次,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年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专修,不许旅行,以免走路误伤虫蚁。以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信众增多,僧团壮大,僧人有住于一处、聚众熏修的需要,信众有随时供养、请教的需要,于是一些王者大臣、长者富户将自己的园林住宅献给僧团,或为僧团搭建简易茅棚,于是有了“寺院”。不过那时僧人们除了三衣、钵、卧具等十几种随身用品之外,不允许也没有什么私有财产,遵循托钵乞食制度,多数时间仍过着四方游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于听佛说法、结夏安居,或各处僧人云游中暂时休憩之所。

佛教于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不久即获得很大的发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几个突出的变革。一是自从吴大帝孙权立建初寺起,历代以来,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国家剃度和监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国家供给。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渐没有必要奉行了,这同当时印度相比是一大变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杀而不断肉,这是因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舍什么吃什么,不能挑荤拣素。但中国从梁武帝开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国家权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经中所说的遗诫,这确实又是佛教华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素食之有益于健康和有助于延寿,近代医药科学的调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证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来贯彻一种勤励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弥(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劳策,沙门(出家修行者,后专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劳、勤恳、劬劳、功劳。印度当时的社会传统,修道之人不能从事劳作。释迦创教之初自然不在这个问题上立异违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为了养成僧徒勤劳的习惯,他在生活细节上制定了详密的规定,使事事必需亲自动手,不能仰赖他人,颐指气使。中国僧人的生活本赖国家的供给和信徒的施舍,后来由于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难(国家颁令禁止佛教),僧人开始设法自谋生计。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丛林制度,强调“农禅并重”,使佛法修行和生产劳动打成一片。这又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国的同时,中国化的进程也是很大的。中国古代就是一个重视养生的国度,从而使佛教养生之道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下面拟着重介绍一下汉传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以为是清净而悠闲的,名山仙境,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其实,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紧张的,从俗人看来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时左右闻板而起,集体上殿做早课,约需时1小时,然后排班依序到斋堂(食堂)吃饭,佛门叫做过堂。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过程中不许出声,不许浪费,可谓纪律严明。饭后有的寺院还集体绕佛经行。随后是分工打扫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时间,如务农、砍柴、种菜,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经销香烛、经书、法物和素食等。没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则到禅堂坐禅,或到念佛堂念佛。中午也需过堂,仪式与早上一样,饭菜一般都比较简单,全是素食。午间可略作午休。傍晚须集体上晚殿,时间也是1小时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饭的,但汉传寺院僧人白天事务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饭,权当吃药,所以将晚餐称作药石,不须行过堂仪式。晚间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时的坐禅或念佛。余下的时间则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诵经,或读书,或坐禅。寺院每月要举行两次集体诵戒仪式,时间约一小时左右。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或佛教纪念日(佛菩萨圣诞等),早晚功课的时间比平时长一些,午前还须在佛前举行供奉食物仪式。香火旺的寺院还常常须应信众要求举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诵经、拜忏、打水陆等。有的寺院每年还定期举办念佛七或禅七,即多数僧人放下一切工作连续七天念佛或坐禅进行专修。过去中国僧人尤其是禅僧有云游参访问道的传统,生活飘忽不定。当代寺院僧人相对要稳定得多,有极少数寺院恢复了结夏安居制度,即在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内,全寺僧众不许外出,专心修行。

佛教以解脱生死、觉悟成佛、弘法度生为首要目标,为此,僧人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往往不在意或容易忽视健康问题。但同时,多数寺院、庵堂处于深山远郊,医药条件比较差,加上僧人或离群索居,或过集体生活,必须善于自己照顾自己,平时还须帮助信众解决有关身心健康和养生方面的问题,这又迫使僧人要研究、掌握一定的养生之道。从以上的简单介绍来看,虽然各个寺院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经济条件差异不小,但总体来说,僧人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简单,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好在他们精神充实,生活也比较有规律。正是在以上特殊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环境下,佛教的养生之道独树一帜,绽放为中国养生林苑中的一朵奇葩。

二、佛教的养生理念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它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的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

佛教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为“借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有限生命的延长——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禅定力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佛教认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因此它们都可以通过修行得到治疗。佛经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壮、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祥,充满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达到这样一种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事实上,佛教僧团对于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但佛教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佛教徒的大量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积极实践着佛陀的教导,大都健康、长寿。翻开佛教传记,可知长寿的高僧史不绝书,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生卒年月。梁庭灿著《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一书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录561人。我们现在依据佛教史传补上年过百岁者5人(宝掌、菩提达摩、慧可、智炫、钵达啰),90余岁者2人(慧休、普惠),80余岁者2人(法显、杜顺),共9人,连原表人数合计570人。其中百岁以上计12人,占2.1%;90岁以上42人(包括百岁以上者,下例同),占3.76%;80岁以上者162 人,占28.4%;70岁以上者361人,占63.7%;65岁以上的433人,占75.8%。

这570人前后生存时间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中包括少数由印(西域)来华而度过晚年的僧徒。人数虽不算太多,但因他们都是为人传颂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备严持戒律的条件,即过一种清苦、勤劳、节制和规律性的生活。否则就会立即失去徒众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团的驱摈而不成其为高僧,更入不了传记。所以上述统计数字也反映出佛教养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积极的,主动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人常说的养生两大命题为:1、“生命在于运动”,2、“生命在于静养”。前者偏重于外在的、生理的强化;后者偏重于内在的、心理的涵养。所谓“动形健身”、“静神养心”,两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废。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

“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这些条件归纳起来就是:(1)经常做些主动的和集体要求的运动和劳动;(2)出行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路程和目的地;(3)要断除不正当的淫欲;(4)饮食要适宜、适量,避免过生过熟,要仔细盘算适宜不适宜;(5)有病要服医生之药,照医生的话做;(6)要避开灾害、厄难之事;(7)要远离凶险的戏乐活动。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尽管有种种不同,但其原则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能坚持实行“常运动,常劳动,慎行动,节淫欲,慎饮食,从医嘱,避灾厄,远凶戏”,长寿是不难的。而佛教的四众律仪正好都贯彻了这些原则,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诚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乐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欲知其详,读者可参看郭元兴《佛法与长寿》,《法音》1982年第1、2、4期。

三、佛教防病治病的理念与方法

防病治病是养生的一个核心内容。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机体通常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和康复能力,换句话说,人体本身即有一个丰富的医药库,防病治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人本自具有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佛教的修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作用。佛教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心病,一种是身病,认为疾病是由人们过去和现在不当的言语和行为造成的,而不当的言行是由错误的认识和不当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对于疾病主张重在防范,从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当的言行做起,而对于已生成的病,也须正确看待,并从心身两方面标本兼治。这种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只重视治病忽视防病、治标不治本、治身不治心的问题。

佛教所谓心病,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病或神经病,而是指人们心中错误的认识和不健康的精神活动。佛教认为,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世间万象皆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本质是空是幻的道理,妄起贪爱执着,而产生种种毒害身心、降低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烦恼。只有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致力于持戒、习定、修慧,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觉悟)、转凡夫为圣人。

关于身病的病理机制,佛教继承了印度的传统观念,以构成人体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简称四大)的增损与平衡来加以表述,认为地大过盛,则会产生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一百零一种病;若水大过盛,则会产生痰积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若火大过盛,则会产生煎寒壮热、支节皆痛等一百零一种病;若风大过盛,则会产生虚悬战掉、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主张通过相应的调理或对治,使四大调和(平衡),则疾病自愈。

致病的原因很多,佛教认为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

一、 外感风寒、内伤湿热等引起的四大不调。

二、 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紊乱,如瞋恨、忧愁、焦虑以及大悲大喜等。故《法句经》说:“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

三、 由贪瞋痴等烦恼导致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节、过度疲劳、贪淫无度、酗酒等。《法句经》说:“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四、 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杀生、奸淫、欺诈等恶业而感召的恶疾或怨鬼缠绕。

五、 坐禅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调节不当,也易走火入魔,得各种“禅病”。

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 治疗四大、五脏失调的疾病,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汤药,包括草、木、金石等药。(二)针灸、按摩。(三)节食或食疗。(四)加强运动,如散步、拜佛、瑜伽术、太极拳等。(五)静坐、观想。

二、 治疗业报所感的疑难顽症,可采用忏悔、发善愿、放生、念佛、拜佛、诵经、持咒、修福回向等方法。

三、 治疗怨鬼恶神所作的疾病,可采用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等),诵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地藏经等),念佛、菩萨名(药师佛、观音菩萨等),诵三归、五戒、菩萨戒等。

四、 治疗心病可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祛除烦恼,自净其心。

佛教不仅重视自我的治疗保健,还特别鼓励关心和看护他人的疾病。如《梵网经》说,看护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于八种福德之首。律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瞻视久病之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浴除秽,浣濯其衣,清扫住处,并扶卧床上,为其说法。以后还制戒,令诸弟子见一切疾病之人,皆当瞻视供养,如佛无异。这不仅可使病人减轻痛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虽然治疗疾病非佛教之专长,但据统计,在汉文近万卷佛教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有400部左右,医药卫生名词、术语4600多条。涉及内容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修心养性等,十分丰富。有关佛教医学的经典主要有:《佛说佛医经》、《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经》、《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治禅病秘要经》、《易筋经》、《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喂哺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延寿经》、《佛说医喻经》、《耆婆脉经》、《龙树眼论》、《耆婆五脏论》、《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

大乘佛教把治疗病苦、施医施药作为“菩萨饶益、度化众生”的重要“方便”。《华严经》中记载菩萨十种大愿中“恒顺众生愿”就包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大乘佛教强调“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其中即有专究医药学的医方明,并规定菩萨须勤学五明。《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谓医方明包括“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便不生方便善巧"等技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诊断、病理、治疗、康复、预防等内容。另外,《菩萨地持经》说有九种大乘禅,其中即有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传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藏医学院,推动、发展了独特的藏医学;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不少高僧还谙熟医道,悬壶济世,为世所称道,如西晋于法开,东晋支法存,南北朝惠义、僧深,隋朝智(岂+页),唐朝鉴真、普济,五代高昙,宋代法坚,元代拳衡等。流传至今的很多有效中成药,均来自寺院秘方,如黑锡丹、片子癀、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黄丸等。弘扬佛教医学较著名的寺院有少林寺的伤骨科、浙江肖山竹林寺妇科等。直到现代,有许多寺院还保留施医施药的传统,如泉州承天寺、苏州报国寺的佛教义诊所以及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至于少林禅僧习武强身更是家喻户晓。可见佛教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

四、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僧人或佛教徒是有戒规要求的,也就是说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其目的虽不在于养生,但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世人从中也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佛教的戒律甚多,规定非常细,涉及人的衣、食、住、行乃至起心动念。据律典载:僧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对于广大的在家佛教徒,一般要求能遵循佛教基本的行为规范,即守五戒,行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下面我们就以五戒十善为例,来说明佛教的行为规范对养生的重要意义。

一、不杀生戒:表现在行为上,不得故意杀害生命,包括不自杀、不助人杀、不杀害他人,不仅如此,还应爱护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现在饮食上,吃三净肉(未见杀、未闻杀、非专门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表现在精神上,须培养慈悲心,消除瞋恨,修习忍辱。生命存续为一切之本,尊重、关爱其它生命,即是关爱自己。瞋恨、生气,极易在身中积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危害。素食易于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已为当代大量的研究证实。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杀为养生第一要务。古人总结说“仁者寿”,是很有道理的。

二、不偷盗戒:表现在行为上,是非予不取;表现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贪非份之财。财物是人的第二“生命”,若行偷盗、贪污等,贪心不足,行为诡秘,不仅有违国法,毒化社会环境,亦会破坏自己的声誉,甚至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实是得小便宜吃大亏。

三、不邪淫戒:表现在行为上,不乱搞男女关系;表现在精神上,不痴心纵欲,沉迷于女色。至于僧人,在这方面更是要求完全禁欲,因为佛教将淫欲视为修道的最大障碍。纵情色欲、乱搞男女关系,不仅破坏家庭,危害社会,亦为传播性病、爱滋病,戕身害命的首要祸乱之源,古往今来,各国法院或各地临床的案例不胜枚举。此戒正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种危害。

四、不妄语戒:就是不要说假话,不可欺骗、误导他人以谋取私利。妄语不仅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的信誉,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理、心理出现紊乱。同样,两舌(挑拨离间)、恶口(骂人)、绮语(说低级趣味的话)等,也会祸从口生,所以都应戒除。

五、不饮酒戒:饮酒能上瘾,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口没遮拦,行为失控,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来。同时,过量饮酒还会造成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此戒历来被佛教列为五大戒之一,不过若因治病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佛教通常是从身、心、境三者和合的关系中来看待身、心疾病的,认为三者互相关联,其中心识起主导作用,若心起烦恼,造恶业,可导致生理失调而生病。如《摩诃止观》卷八中说“毁五戒业,则有五脏五根起病。”行为致病,除了以业报因果解释外,实际上可从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所引起的心理失调导致生理失调来解释。《佛说医经》把引起身中四百四病的病因总结为久坐、不卧、食无贷(饮食无度)、忧愁、疲极、淫泆、瞋恚、忍大便、制上风(呼吸)、制下风十种,其中忧愁、瞋恚二因属心理因素,可“内伤七情”,其余八因皆可归于行为不符合生理卫生法则。我国古代的圣哲老子也注意到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人得的所谓“文明病”、“富贵病”,多半与人们纵情声色、饮食无度、行为失范有关。近代行为医学把与生理、疾病、健康有关的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技术整合起来,应用于疾病的防治。认为疾病与人的不良行为相关,治疗应从改善行为着手,而且认为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紧张的生活方式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等社会问题,必须靠行为医学提供解决方法。

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必要的行为节制或规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应当指出,任何一种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地域和时代局限性。因此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其行为规范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丛林制度,但戒律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并没有改变。与世俗的法律不同,佛教的清规戒律是建立于佛教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上,依靠信徒的自觉自律和相互监督来实施的。众多的清规戒律无疑对人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束缚,若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对戒律价值的深切认识,不能把握戒律的精神因地置宜、因时置宜地实施,只是机械、勉强地遵守戒律,那是很痛苦的,甚至会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佛教的行为规范有一个如何适应时代的问题。过去佛教对新出家者要求五年学戒,不离自己从学的师父,目的是要使他们建立正确、坚定的信仰,真正认识戒律的精神与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寺院僧团的生活。

五、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国气功界将佛教禅定或瑜伽称为“佛家功”,并视之为“气功”的最高功法。

坐禅看起来简单,两腿一盘,什么都不想就行了。其实这看似最简单的事恰恰最复杂,不仅修法多,目的不同,结果也大异,弄不好还可能得“禅病”。因此修禅定须满足一定要求:1、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2、饮食洁净。3、环境安静。4、有好的指导老师。5、节制乃至杜绝五官受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境的勾引。6、克服贪欲、瞋恨、嗜睡、躁动、多疑等负面心理。7、合理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坐姿、呼吸以及心理状态。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他总结有九种方法:

1、系心脐中像豆子那么大,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因为“丹田是气海,能销吞万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觉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3、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疼、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4、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冲腑脏,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6、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8、吹、呼、嘻、呵、嘘、(口+四)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口+四)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俗称六字诀) 

9、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减坏息散诸阴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风)不和,补息补虚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众患。

禅定何以对养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气功”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古代的高僧长寿者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非常俭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精神充实,“禅悦法喜”充满,因而能尽享天年。近代高僧虚云禅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可说是一个苦行僧,一生坐禅、修庙不辍,活了120岁。虚云禅师的高足本焕法师,现任深圳弘法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他生活俭朴,也是常年坚持禅修、诵经(也是一种静心之法),至今已97岁,依然耳聪目明,行走便捷,时常奔走于全国各地建寺、传戒、讲经说法;虚云禅师的另一弟子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1888年12月28日出生于福州市鼓楼区,2000年被评定为“全国第五届世纪健康老人”,且名列榜首。今年正月二十八日,他在福建漳州香光念佛堂安祥逝世,世寿116岁。他生前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是:“三勤、三静、三淡、三乐。”“三勤”谓脑勤、手勤、脚勤;“三静”即静心、静气、静行;“三淡”是看淡权力、看淡金钱、淡忘年龄;“三乐”就是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他的这种养生之道与他的禅修理念和实践是分不开的。

总之,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运动员身体强壮,但长寿者少),更在于“空灵虚静”,佛教“气功”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的目的。欲知其详,可参看拙文《略论佛教“气功”》,中国佛教协会《法音》1997年第1-4期。

六、佛教御心术与养生

心理的调节与平衡,对于人的健康与长寿至关重要。但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感官不适、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实质性病变或损害。特别是当代,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凑加快、物欲横流、行为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增加,使相当多的人包括许多儿童少年患上种种的心理疾病。所以懂得和善于调御自心,是人们安身立命、延年益寿的关键。

\

御心术涉及面甚广,各个宗教和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的御心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中,向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说,可见佛教以调御人心见长。

佛教认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御心如牧牛,须时时看护,以免犯人苗稼。释迦牟尼佛是烦恼全断,举止安祥,心如止水,所以被当时人尊为佛陀(觉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他说法45年,传下来许多调御人心,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理念与方法,以至后人有“世上好语佛说尽”之叹。

御心的关键在于开发、增长自心本具的智慧。佛教将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通过看经诵经,听法师或善知识讲经说法,以增长闻慧;在此基础上须结合生活,如理思考,加深认识,是为思慧;有了思慧后还须如法修行实践,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亲证宇宙真实之理,契合佛智,是为修慧。

佛教御心的方法极多。一般是由粗到细,先遵守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五戒十善等。接着则应修习禅定,如诵经念佛、打坐参禅等,使自己心不旁鹜,定于一处。进一步则须深入禅观(冥想),依佛理用智慧,破析潜意识中的迷惑和贪瞋痴等烦恼、执著。

从养生角度来说,御心术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现实中的各种逆顺境界有正确的认知,外不受恶语、谣言等不良资讯的蛊惑,内不受负面情绪的左右,从而能保持理性的良好的心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当今我国面临大面积的“非典”疫情,许多人过度恐慌,应对失当。这不仅会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很容易染上“非典”,而且由于心理紊乱,处于神经性“非典”状态,给自己的身体和正常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了解“非典”,保持警惕,遵循养生之道,处乱不惊。

佛教御心术对当今的心身医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日本身心医学家池田次郎的名著《自我分析》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起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应用科学方法测量坐禅时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变化,发现与“入静”状态极为相似,表明心态十分平静。佛教祈祷时也是一种精神统一的“入静”状态,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近代心身医学家们设计的多种心身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渐进松弛疗法、自律训练法、森田疗法、形象控制疗法等,都是提供一种有效调控自心的技术,锻炼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一种明智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付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脱胎于佛教禅定、瑜伽,具体方法从放松身体、调息、观想某种形象入手。

佛教御心术完全可以走出寺院,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唐代的无际禅师曾为世人开了一付著名的《心药方》,他说: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 好肚肠,一条; 温柔,半两; 道理,三分。信行,要紧;

中直,一块; 孝顺,十分; 老实,一个; 阴骘,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以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偈曰:

\

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

可见佛教御心术总的精神是要人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说到这里,我又联想到当代洪绍光教授推介的《养心八珍汤》,它与无际禅师开的《心药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正是从中借鉴过来的。虽然如此,它可能更切合当今人的认知和心态。他说:

“人的幸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做到心态平衡,养心八珍汤那是真正健康心灵的八珍汤、八味药。第一味药:慈爱心一片,对世界充满爱心。这个人如果对世界不充满爱心,那这个人做不好人。第二味药:好心肠二寸。一个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又善良,肯帮助人。第三味药:正气三分。人都要有正气。第四味药:宽容四钱。宽容比正气要多。第五味药:孝顺常在。我们做老年幸福组调查,影响老年人幸福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金钱、地位,而是有一个孝顺的子女在身边。第六味药:老实适量,人也不能太老实,太老实变傻子也不行,老实须看情况适量掌握。第七味药:奉献不拘。第八味药:回报不求。把这八味药放在“宽心锅“里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就是慢慢经常思考,还须放在“公平钵”里研,精磨细研,越细越好,三思为末,淡泊为引,做事要三思而行,还要淡泊宁静,梧桐子大小,和气汤送下,清风明月,早晚分服,可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荣辱不惊。”

据说“养心八珍汤”有六大功效:第一,诚实做人;第二,认真做事;第三,奉献社会;第四,享受生活;第五,延年益寿;第六,消灾去祸。我想这是说,一个人既要奉献社会,还要会享受生活。这里的享受是指人需要更多的业余爱好,知识面宽一点,有越多的业余爱好,那么他的心理越容易平衡。当然,如果掌握一些佛教知识,多一点佛教智慧观照,那就不仅是一时的心理平衡,而是渐渐变得气定神闲、超凡脱俗,凛然而有出尘入化之妙了。

七、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饮食,故《汉书》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成为各种养生术关注的一大焦点。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饮食与人的健康、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佛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将食分为以下四种:

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称为段食。

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摄取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产生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人的意识摄取各种名词术语、表象的活动。

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都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其中后三种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身心健康,不仅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物质食粮,而且还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精神食粮,并时常反省,调节净化之。佛教这一独特的饮食理念无疑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和养生理论,对于我们做好养生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单就满足生理需求的段食来说,佛教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常可听见“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身安则道隆”等说法。佛教在饮食问题上同样奉行中道哲学,既不自苦,也不纵食无度。下面介绍几个佛教有关饮食的养生经验:

一、素食养生。我国汉族地区僧人从梁武帝时代开始,即全面实行素食,以米、豆、杂粮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荤腥。据医学研究证明:人起源于灵长类动物,无论是牙齿还是肠胃结构,都宜以素食为主。现代文明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或过度发胖等均与饮食高脂、高糖、高盐食品有关,而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许多僧人神清气爽,健康、长寿,少有上述现代文明病,即与他们长期吃素、不嗜烟酒有关。后面将专篇予以介绍。

二、节食益寿。佛教为了有利于修行,特别要求僧人要节制饮食,并制定有过午不食戒。科学研究表明,限食有助延长寿命。世界四大长寿地区人均热量的摄取仅1200大卡,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动物实验证明:限食的小白鼠要比随意进食的同类延长寿命三分之一。粗茶淡饭,吃七八分饱,有助清洁谷道、净化血液、减毒减肥、轻身健体。所以古人有“若要长生,肠中常清”的经验之谈;唐代百丈禅师作《丛林二十要则》也强调:“疾病以减食为良药”;古人据此还研究出一套“辟谷”术,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断食来祛病益智的方法。据医学测定表明,肉食者血液酸化,骨质疏松症和肾功能减退者发生率极高,在僧侣中上述疾患者较少发生,这与他们吃素和节食有关。过度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最终导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三、戒断烟酒,倡导喝茶。烟酒都有使人上瘾的特性。吸烟对人的健康几乎可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有损个人的容貌形象,而且还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若吸食鸦片等毒品,更是耗财夺命,为世界各国法律所严禁。饮酒过量,危害更多,不仅会造成酒精中毒,引发各种疾病,而且能使人乱性丧智,行为失控,从而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佛经中列举酒的危害多达36种,因此它被列为佛教徒应当遵守的五大戒之一。当然若为治病,佛教也允许少量饮用。至于烟和鸦片等毒品,在佛教创立之时尚未出现,因而未被纳入戒律之中,但根据佛教酒戒之精神,绝大多数佛教徒都能远离烟和鸦片等毒品。多数佛教徒不仅没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而且还有喝茶的好传统。茶有生津止渴、解酒去腻、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还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基本上可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虽然早在我国的周朝即已出现,但真正被作为饮料开始大量饮用,还是在魏晋以后,由于僧人的提倡而风行起来。许多禅寺“农禅并重”,种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叶精品,在民众中享有盛誉。茶早已成为我国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目前也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所以我们奉劝世人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四、讲究卫生,实行分餐。佛教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即规定:僧人饮水要过滤,避免食入不洁之微生物;饭前要念诵经咒,心怀感恩之情;集体吃饭实行分餐制,并须遵守必要的规矩,如不许浪费、喧哗、打逗等;饭后除了为施主祈福以外,须咀嚼柳枝用以洁牙,还要散步经行。其中不乏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八、素食与养生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简称五辛;腥则指一切动物肉。前者主要是为了清净身心,不熏扰他人,后者则主要出于佛教的慈悲教义,关爱一切生命,可见佛教的饮食禁忌(包括不饮酒等)范围比其它宗教都要广。于是人们不禁会为佛教徒的身体健康而担心,不少人因此而视学佛为畏途。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就素食与健康或素食与养生问题作一番实事求是的深入的探讨。

一、佛教关于素食的规定与影响

如前所述,不食荤腥是佛教教义上的一种要求,但在实践中,则有一些合情合理的具体规定。如对于僧人来说,可以食“三净肉”,有病需要食用荤腥时也可开许。因为在古印度,佛教僧团实行乞食制度,僧人乞食时不论贫富,乞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以平等心来接受。当有人供养肉食时,乞食者应当观察,此肉是不是为我所杀,或被怀疑为我所杀,我有没有看到杀生,有没有听到杀生。如果不是,可以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三净肉”。直到今天,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地区的佛教僧团仍然奉行这一规定。僧人托钵应供,不忌荤腥。而信奉藏传佛教的我国西藏、内蒙等地的佛教僧团,虽不托钵应供,但因处于牧区,自然条件恶劣,所以也根据三净肉的规定,不忌荤腥。惟有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因国情不同,未能实行托钵乞食制度,又信奉大乘,强调慈心不杀,加上农业发达,自然条件允许等原因,从公元511年,虔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萧衍颁布《断酒肉文》后,便开始严格实行素食。

而对于佛教的居家信众来说,则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完全遵循自愿的原则。受过五戒或菩萨戒的居士,原则上应禁食荤腥,或只食“三净肉”。一般的信众,多选择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六斋日和佛菩萨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吃素。

随着佛教的发展和历代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千百年来,广大佛教徒盛行放生、护生,素食更是成为汉传佛教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特色,影响所及,我国民间也是素食成风。可以说,佛教的素食文化对我国社会的饮食结构、习惯乃至饮食观念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素食比肉食符合养生之道

1、肉食不利于养生

在说明素食的利益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肉食有些什么危害。以往说起肉食,多数人都会与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联系起来,若说肉食有什么危害,这些人恐怕听都不想听。但根据科学和医学界的大量研究表明,现代发达国家流行的所谓“文明病”,如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都与人们不当的饮食习惯有关,其中食肉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人类的许多传染病也与肉食有关,如今年春夏间在我国所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即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我们现在所吃的肉食,基本上都来自各种各样的养殖场。在这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快,缩短养殖周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养殖者给它们注射了很多的抗生素、激素、镇定剂和开胃药,喂养的饲料中也有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使动物的体内堆积了大量的化学毒素;等它们被宰杀之后,因为肉质会很快腐烂,变成青灰色,宰杀者或售卖者又会在肉的上面加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有的海鲜为了保鲜,商家会把它们泡在福尔马林里。而这些化学毒素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化验证明,动物被杀死的时候会在体内形成多种有害的物质,由于动物被杀之前的恐惧,以及被杀之中的痛苦,使其身体中的生化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致使毒素遍布全身,使整个尸体都被毒化了。正如我们的身体在恐惧或愤怒的紧张之中会得病,动物无异于人类,在危险的情况中也会产生极大的化学变化。动物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在见到其他的动物被杀时,其分泌情况会彻底地改变。这种大量的荷尔蒙留在肉内,经由人类的食用,就会毒化人类的身体组织。美国营养学家指出:“动物死尸的肉中,含有毒性的血液与其他的排泄物。”

我们知道,各种动物本身都有体臭,加上非正常死亡和存放,其尸体腥臭至极,久食素者对此都极敏感,甚至会恶心、呕吐。而肉食者之所以会觉得香,多是嗜欲的心理作祟和“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的生理作用。

动物体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病毒,尤其是由于感染疾病而死的动物,其体内病毒会传染给食其肉者。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经过烹饪也不会消灭。如果这种肉没有煮熟,或只是轻微加以烧烤,便会成为感染的来源。近几年令大家谈虎色变的疯牛病、口蹄疫和今年春夏流行的非典等瘟疫,就是最残酷的例证。

另外,肉食摄入过量,会造成营养过剩,血液混浊,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过度肥胖等病症,皆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饱和性脂肪和胆固醇所造成的。世界健康统计资料不断地显示,“肉类消耗过多”的国家,罹患疾病的比率也相对提高(如心脏病、癌症),而不同国家的素食者,罹病的比率就低得很多。美国医药学会会刊在1961年曾经报导:“素食至少可以预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脏病。”世界上的一些以肉食为主要食品的部落,人的寿命都不长。如爱斯基摩人,主要以食用肉类、脂肪为生,平均年龄却只有27.5岁。相形之下,人类学家经过观察记录下来,诸如巴基斯坦的杭瑞、墨西哥的欧托米以及美国西南部的土著都是非肉食民族,但他们却享有健康、活力及长寿。

人虽然属于灵长类高级动物,但在贪生怕死方面,与一切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自然界存在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天然的对其它生命体具有生杀予夺权,正象白人对“黑奴”不应具有生杀予夺权一样。而且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平等平等,故将伤生害命列为第一大戒。食肉者不是自行杀生,便是间接的助长杀业,且易生嗔动怒,这不利于慈悲心或菩提心的生起、增长。如《涅槃经》中迦叶尊者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网经》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另外,动物被杀时的那种怨气,在它的生命结束时也不能停止,很可能会影响它的下一期生命。按照佛教的因果理论,多行杀生,必然会在今生或来生遭短命、身体多病等报应。佛经里对疾病的分类,其中即有业果病,业果病大多与怨气和杀业有关,仅用外在的医疗手段很难治好。另外,多行杀生还会增加生命界中的戾气、怨气,破坏生态平衡。正如一首古诗所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由上可知,肉食无论从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角度还是从道义和社会环境、卫生的角度来说,都存在许多的危害,是不利于养生的。

2、素食的利益

与肉食相反,素食(特指不吃肉类)的利益很多,极有利于养生。

素食有两大特点:一是含维生素多。维生素C能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维生素A能抵抗传染病,是身体皮肤、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管道等第一道防线所必须的抗体;维生素B有补充脑神经系统及联络网的免疫功能。二是含纤维质多。纤维对人体有许多好处:(1)有助于控制体重,不会发胖,又活力充沛。(2)能增强胃肠功能,促进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3)可以降低血液中与心脏病有密切关系的脂肪,如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的含量。(4)可以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有益于糖尿病及其它病患。(5)纤维素是肠道中粪便最佳的扩充剂和软化剂,能使粪便膨胀软化,促进肠蠕动,排便通畅。因其本质粗糙,可以稀释大肠中的致癌物质,连带其它杂物,一齐推出体外,因此能防止肠癌的形成。(6)纤维质增加,血压就会降低。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许多所谓的“正常”老化,甚至可以说是缩短寿命的现象,如果多吃带纤维质的素食,则能有所改善,并能预防多种致命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僧人会长寿的原因之一。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分析素食对人的益处。首先,素食营养丰富。人体最需要而又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空气,而人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的营养素食里全都有。糖不必说了,因为本来就是从植物里提取的。脂肪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脂肪酸总共有13种之多,但所有的动物性脂肪加起来只有6种,而植物性脂肪里却全部拥有。而且动物性脂肪为饱和脂肪,含胆固醇量多,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亦有利于癌细胞繁殖;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脂肪,能促进胆汁酸的分泌增加,使胆固醇降低,可避免心脏病和各种血管病症。一般人所关心的蛋白质,植物中的含量也很高,甚至比肉类和蛋类都要高,尤其是黄豆和黑豆,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多,近于鸡蛋的三倍。更不用说维生素与矿物质了,植物食品的含量比肉类要高得多,所以素食者只要搭配合理,根本不会营养不良。素食食品中不会有如上所述的肉食中的种种毒素,更容易消化、吸收,且没有副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的安全食品。

台湾台大医院的陈瑞三教授(依音译)曾经花了两年的时间对台北部的49座寺院里249位出家人做各项身体检查和血液分析,另外,他也选出1057位荤食者来做比较,经研究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素食者体内胆固醇含量非常低,所以很少发生高血压、心脏病或是血管方面的疾病;第二,素食者根本不会营养不良;第三,素食不会造成贫血,反而是肉食者罹患贫血的比例比素食者高。

以往美国农业部规定,乳品、肉谷类、水果和蔬菜这四种基本食物应均衡食取。后经实践证明,这种旧的食物组合会带来多种疾病和缩短寿命。于是从1991年开始,美国政府大力提倡新的四种基本食物组合:全麦谷类、蔬菜、种子豆类、水果。后来,美国农业部正式宣布:素食在各种营养方面均可达到“国家推荐的饮食标准”(RDAS)。也就是说,不必吃肉、鱼、鸡、蛋和乳制品,也可以有很好的营养。

第二,素食使人聪明。《大戴礼记》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古人的这种认识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近代日本平山雄博士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浓;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浊;素食者脑力敏捷,肉食者神经迟钝。根据大脑生理学上的说明,人的大脑活动力,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在大脑之中不断冲击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这样的冲击到了最高层,总有一方的作用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但是要使大脑细胞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反两种作用,就必须充分供给大脑细胞所必需的养分,这种养分主要是麸酸,其次为维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以完整谷物及豆类,含麸酸和各种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则次之且量微。人体本身也可制造维生素B,但如果偏食肉类,血液就会变为酸性,从而损害其制造功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员也有类似的报道说,吃健康饮食,尤其是全麦食物能促进脑筋化合作用,创造心灵深处的安宁幸福。所以素食的人可以获得更为健全的脑力,也才能使智慧与判断力提高。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一生素食,活到93岁高龄,生前不仅身体很好,而且思维十分敏捷。当代佛学泰斗、台湾的印顺长老终生吃素,现在年近百岁,还在忙着著书立说,度化众生。历史上许多闻名的宗教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名人都是素食者,或力荐素食的重要性。例如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维吉尔、霍里斯、柏拉图、欧维德、佩脱拉克、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莎士比亚、福尔特尔、牛顿、达芬奇、达尔文、富兰克林、爱默生、梭罗、左拉、罗素、华格纳、雪莱、威尔斯、爱因斯坦、泰戈尔、托尔斯泰、萧伯纳、甘地、史怀哲,以及近代的保罗纽曼、麦当娜、黛安娜王妃等,我们能说他们不聪明吗!

第三,素食可以抗癌,防治多种疾病。根据人类演化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人类的身体结构如牙齿、肠胃等,更适合于素食。肉食动物的小肠和大肠都短,而且大肠特别地直而平滑,有利于排毒。相反地,人与素食动物的小肠长,大肠也长,来回重叠,肠壁有皱褶又不平滑,所以人们吃下的肉容易在肠中久留、腐败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还会给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增加负荷,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另外,血液在人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血液不好,他就不会健康。根据医学研究,好的血液应呈微碱性,血液中富有钙和钾等矿物质。而动物性的食品多半容易使血液变酸性,而植物性的食品大多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但也有例外,如大米多含磷质,能使血液变酸),所以素食会使血液变微碱性,有助于身体健康。根据日本大阪大学片濑淡教授的研究,血液若作酸性反应时,细胞即行老化,癌细胞就会扩展。如果要控制癌细胞的发展,最好是使血液呈微碱性。美国德州大学的金森教授发现,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各种癌症的人数都低于其它邻镇,经研究知道该镇有一大湖,湖水中钾的含量高于其它镇。金森教授又将全世界20个国家的资料作分析,结果发现凡摄取钾量多的地区,其患癌病的人就少。癌细胞易于繁殖的对象,是偏于肉食、卵及酸性食品的患者。而素食中含有大量的钾和钙等矿物质,会使血液变碱性。所以在美国民间,以素食治疗癌病的方法甚为盛行。在美国加州的琉璃光养生中心,医学博士雷久南女士发明了一种素食养生疗法,治愈了多种被传统医学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挽救了千百个濒临死亡者的生命。

第四,素食可以减肥。现代人已经认识到,“肥胖并非是福”,特别是过度的肥胖给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间接的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各种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肥胖的人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爱美的女性更是深为肥胖所苦。因此多种减肥健身的组织与活动在全世界兴盛起来。而通过素食来减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素食中纤维质多,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体重,不会增加多余的赘肉而发胖。

第五,素食可以美容,除体臭。对于素食的人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有的素食者容颜肤色红光焕发,而有些素食者面黄肌瘦?除了各人先天的因素和所居住的环境因素外,有些素食者信仰偏激,或不懂、忽视了饮食规律,偏于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且烹调不当,长期如此,自然就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引起生理上的失调,面黄肌瘦,且容易生病。其实,素食者若能遵循饮食规律,保持饮食平衡,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坚果都吃一些,完全可以保证营养充足,气色光润。

另外,皮肤的好坏与血液有直接的关系。汗腺的分泌是人体一种重要的新陈代谢功能,汗液内约含有百分之一点五的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食盐、尿素和乳酸等。当食肉类多时,血液中的酸性度也会增高,当血液中的尿素和乳酸一来到皮肤表面,就不停地侵蚀皮肤表面的细胞。这样受了侵害的皮肤就会变得粗糙、失去弹性,尤其是面部的皮肤显得松弛无力,一遇冷风或被日光曝晒,皮肤马上就会裂开或发炎。而素食者血液呈微碱性,含有多种矿物质。当他们出汗时,随汗水排出身体的有害物质就少很多,不会损害皮肤了。同时钙等矿物质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洗掉,使血液变纯洁,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皮肤自然会变得颜色红润,柔嫩光泽,使人看上去更加年青。

又,肉食者汗腺散发的体臭特别浓。这是因为食肉多时,体内的血液就变成了酸性,而血液里所产生的有害的酸性物质,大部分会从汗液里分泌出来,且奇臭无比。为此,以肉食为主的许多西方人不得不以各种香水来消除体臭。《大乘入楞伽经》中佛陀云:“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贤圣善士,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而素食者血液呈微碱性,身轻气爽,基本上没有甚么怪味。尤其是一些高僧,传说连虎狼都不碰他们,而且他们圆寂后,存放多日也无异味,有的坐缸土葬经若干年,尸体也不腐烂。看来这与他们长期修行和吃素有相当的关系。

第六,素食者耐力强。世人有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念,以为辛苦的工作须要耐久的体力,非吃大鱼大肉不可。可是许多试验证明,肉食者爆发力强,而素食者富有耐久力。美国耶鲁大学的欧文菲沙教授以一组素食运动员,与校内精选的运动员对抗,结果表明,虽然前者未经训练,但其耐久力胜过后者两倍多。一位瑞典科学家,给9位运动员作一次3天的骑单车持久力的测试。测试是先给他们营养肉食,然后再换成高级素食。当这9位运动员食营养肉食时,他们在单车上的持久力是57分钟;当经过3天的混合营养(即肉类与蔬菜混合)时,他们的平均持久力是114分钟;当以素食为主时,持久力是167分钟。可见素食的营养所产生的持久力超过肉食的三倍。在动物界,我们见到的素食动物如牛、马、大象、骆驼等,不仅身躯壮硕,而且耐力特强。这也充分说明素食者耐力强过肉食者。

第七,素食者神清气爽,健康长寿,不受恶报。五谷、蔬菜、水果等自然植物,得水土之养,沐日月之光,感四时之气,种类繁多,色泽丰富,五味俱全,实为绿色、卫生、安全、健康的食品,经过适当的烹饪、搭配,不仅味道清淡、鲜美,容易消化,而且绝少毒副作用,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所需,吃起来令人放心、舒心,也最符合“尚淡泊”的养生之道。尤其是近代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水质急骤恶化,野生动植物被大量砍伐、捕杀,使生态失去平衡,各种动物的身上最易积聚毒素,加上不法商贩和业主(包括厨师)的掺杂使假、不卫生操作,以致食肉者经常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人身致癌率也相应激增。著名的素食医生克罗博士说:“我们吃素时不需担心食物是因什么病而死,这让人吃起来多愉快啊!”爱因斯坦说:“我认为素食者所产生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当然,从佛教因果律来说,多行杀生,必然会在今生或来生遭短命、身体多病等报应。而素食者慈心增长,无有此患,所以安详而愉快。

二次大战前,保加利亚是长寿国家。全国600万人口中,有160万人年龄超过百岁,而其中的95%为终生不食肉者。在世界各国发现的长寿老人,大多数也都是素食或以素食为主。至于佛教高僧中的长寿例子就更多了。

编辑:心晶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宋...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德动天...

最新文章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德动天...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古诗原文[挑错/...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

惟智者能调,达人自玉。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智者...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_1

惟仁者宜在高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仁者宜在高...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_1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宋...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

惟有主,则天地万物自我而立;必无私,斯上下四旁...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